首页 > 村社简介
购物车
0

村社简介

枳儿岭村位于河北省怀安县西南端,与山西省天镇县张西河乡接壤。
枳儿岭村历史悠久,有据可考到明代以前。按重建兴隆寺可推到唐代;按寺圪洞废墟出土之土陶、瓦片可推到秦汉时期。该村原来是长满“枳”这种植物的一道丘岭。在岭上建村,所以,就根据地貌特征和野生植物而命名村名。“枳”是一种多年生灌木,有刺,也叫枸橘,果实和叶子均可药用。后来,由于气候的变化或人为的开垦焚烧,使之灭迹或退化变种。从天镇和怀安两面往中间看,枳儿岭确实是一道岭。从怀安往西走,一直是慢上坡;从枳儿岭去天镇,又是慢下坡。枳儿岭海拔较高,气候与这两地也有明显区别,属高寒丘陵地带。
枳儿岭地处边关要塞,自建村始即是两地管辖。大约在明朝洪武年间(1368~1398年)始筑屯堡,周约二里,高三丈五六,顶宽丈余,置东西两门,四角凸墩,东南角跨西数丈又一凸墩,上建文昌阁。由于两地管辖,建堡时各取各方土,西边紧靠黄土崖就近取土,所建堡墙为黄色;东边取小山山西坡上的灰褐色土,所建堡墙为灰褐色。这就是枳儿岭村“一堡两颜色”的奥秘所在。明弘治八年(1495年)重建兴隆寺;明嘉靖七年(1528年)重修观音殿;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建镇靖楼;明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李自成起义军自宁武趋大同经阳和(今阳高)过天成(今天镇),路经枳儿岭,攻克怀安。在怀安城设大顺地方政权5个月。
据史料记载: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,清政府出兵西陲,康熙帝率兵亲征新疆葛尔丹。大军远征,劳师动众,军情往来奏报,传命昼夜星驰,原军驿远不能适应军事之需,故在原驿站中间又增设新军站,称为“腰站”。我县的太平庄、枳儿岭两处“腰站”就是那时候设立的。驿站间的距离由原来的60里缩短为30里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怀安城改卫置县,县境军站改民驿,由县管辖,设左卫城、太平庄、怀安城和枳儿岭4处民驿。枳儿岭驿站设在堡里西头路南堡墙底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康熙帝再次亲征葛尔丹,于二月十三日驻怀安城,十四日路经枳儿岭,同日驻天镇贡生罗士廉家。清道光年间(1821~1850年),堡里东门坡断行。开南门,修大路,始有南门外之称;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攻占北京,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西逃,于八月初三由怀安城启程,经过枳儿岭,在王家大院小憩。返京后赐王家“职戴蓝陔”匾额一块,蓝顶帽一顶,黄马褂一件。据王家后人讲,其祖爷王守每逢过年都要穿黄马褂、戴官帽,以示皇恩浩荡。这块匾一直挂在王家的屋檐下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时,王家后人王德金把木匾摘下做了柜子。
枳儿岭原是两省边界的一座军堡,由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,在明清两代,佛教和道教也在这里盛行。堡中的寺庙很多,如兴隆寺、观音殿、龙王庙、老爷庙、马王庙、火神庙、文昌阁、八郎庙、五道庙等,还有两座戏台,是龙王庙和老爷庙的庙台。有的庙里还建有“钟楼儿”和“碑楼儿”。建筑最宏伟的是“镇靖楼”,有10米见方,10米多高,通体大城砖包砌,底部黑灰石条四五层围基,墙顶四周边砌垛口,墙体夯土实心。楼体分上、下两层,底层前面正中开一个弧形洞门,两扇木门有3寸多厚,包铁角、铁带,满面钉铁钉,门口之上镶嵌一块石匾,上刻“镇靖楼”三个大字。进入大门,是一条由下而上数十级台阶的窄道。上去后,正中是一个前后穿堂大厅,砖碹拱形顶,东西宽三四米,南北深五六米,大厅前无窗户,后无后门,前后只留圆弧形窗口,北可瞭望北沟李信屯,南可直视东南“正观台”和西南头坡梁,正南直观大南山。可惜,这一古代建筑经年历代,现在只剩下一个大土墩。
枳儿岭,古代诗人对它有过生动的描述。明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,兵部尚书、著名军事家翁万达行边拒虏于枳儿岭时射虎赋诗:“枳儿岭上烟火微,枳儿岭上行人稀。长风卷树叶飞落,道是将军射虎归。”邑人陆濬睿也作《枳儿岭》一诗:“怀安城上鸟啼晓,柳树屯边行人少。
行行忽入万山中,叠巘围天天顿小。越岭缘崖断复连,高下如盘费旋绕。迥看前路正茫茫,何必穷探乃深窅。岩岚绝处有炊烟,策鞭惊起空山鸟。”
枳儿岭自古就是边界之地,两省山水相连,民俗风情相似,语音食性相近,两村联姻结亲,历代传承。直到解放前夕,村中还以一块石头为界,东面归河北省怀安县,西面归山西省天镇县,真可谓“相依一方土,共饮一河水,一村两县治,鸡叫两省听”。人口、土地归山西的多,属河北的少。所以,民俗风情多近天镇而远怀安。(张进善)

(本文根据《张家口历史文化》和刘永宝编著的《枳儿岭村志》整理而成